| 
					     数学系本科生拔尖班项目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 "而推出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现结合我院系实际情况,经院系研究决定,就有关项目计划公布如下: 
一、项目背景: 
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我系基础数学本科生拔尖班实行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大批知名教授参与其中,导师们深度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规划学业、课外阅读与科学研究、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科研训练等。同时,“拔尖计划”注重个性化培养、小班教学与研讨,鼓励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引入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造就学生的学术素养。 
二、项目负责人:  
主任:田刚副校长 
主要成员:陈大岳院长,李若(教学)副院长。 
计划具体负责人:范辉军数学系系主任, 
计划协助负责人:范后宏数学系(教学)副主任 
班主任:刘若川,安金鹏 
三、项目实施: 
A.     选拔 
1.    
选拔方式:采取自主报名录取,二次选拔机会,优先支持表现优异的同学。 
2.    
选拔时间:第一轮为大一第二学期结束前;第二轮为大二第二学期选系前。 
3.    
选拔对象:面向对基础数学科学研究感兴趣、有志于将来从事基础数学学科科研          
工作的本科生。 
4.    
选拔完成后的每年9月开学第一周召开入学会,宣讲拔尖班培养事宜,并由委员会主席讲话。 
B.     学生的培养 
1.    
导师配备: 
进入拔尖班的学生配备指导教授,指导教授向全数学系和中心教员开放,并提供参考指导教员名单(见附录)。 
每年开学第一或第二周举行北大基础数学会议,给学生和老师提供研究互动的机会,拔尖班同学在充分了解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选择指导教师,时间是9月底。 
2.指导教师责任: 
为所指导的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自我组织,在老师指导下建立读书班,或研讨班。可与三年级的本科生研究项目结合起来实行。 
3. 本科生高端课程设置: 
此课程应大部邀请国外教授讲授,每门课持续1-2个月,每周4学时;课程的教授人选应该由培养委员会选择决定。确定拔尖班后,学生可选择暑期出国访问(国外项目或会议)或学期期间出国(学习课程等),机票和注册费,学费,住宿由学院提供。培养委员会决定申请批准与否(原则上都支持)。 
C.     拔尖班培养的完成 
1.    
由培养委员会组织指导教师给予出国指导(如指导老师可写推荐信等)。 
2.    
在国内深造的同学在第三年结束后转入本博联读特别计划(即在不违反学习学位培养制度下,开行读博的绿色通道,免去出国学生考英语,选择等大量时间,博士培养4-5年,可以节省2-3年时间)。 
3.    
大四毕业学期由拔尖班学生组织一次报告会,在每年5-6月举行,由学生自己组织,并邀请相关老师参加,由指导委员会主席宣布这一届光荣毕业。 
四、联系方式: 
数学系:陈老师,62760109,chenpingping@math.pku.edu.cn 
  
北京大学数学系教务办公室 
二○一八年三月五日 
  
  
附件 
数学系本科生拔尖班指导教师名单 
  
 指导教师名单(共28人) 
  
数学系16人:安金鹏,范后宏,范辉军,甘少波,高峡,关启安,马翔,束琳,田青春,王家军,杨家忠,杨磊,赵玉凤,章志飞,周健,朱小华。 
  
数学中心12人:丁一文,方博汉,傅翔,葛剑,刘保平,刘若川,刘毅,许晨阳,訚琪峥,杨文元,杨诗武,余军。 
  
按研究方向分: 
	
		| 
			[1]代数,群和表示论,数论:
		 | 
		
			安金鹏,高峡,田青春,杨磊,赵玉凤,周健,丁一文,傅翔,余军。
		 | 
	 
	
		| 
			[2]几何拓扑:
		 | 
		
			王家军,葛剑,刘毅,杨文元。
		 | 
	 
	
		| 
			[3]微分几何,几何分析和复分析:
		 | 
		
			范后宏,马翔,关启安,朱小华。
		 | 
	 
	
		| 
			[4]代数几何:
		 | 
		
			刘若川,许晨阳。
		 | 
	 
	
		| 
			[5]辛几何与数学物理:
		 | 
		
			范辉军,方博汉,琪峥。
		 | 
	 
	
		| 
			[6]偏微分方程:
		 | 
		
			章志飞,刘保平,杨诗武。
		 | 
	 
	
		| 
			[7]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 
		
			甘少波,束琳,杨家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