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鼎教授生平介绍
陈家鼎,湖北浠水人,1937年1月27日出生。2017年6月4日上午7时26分在北京解放军306医院病逝,享年81岁。
陈家鼎幼时入洗马中心小学读书,1948年至1954年就读于武昌实验中学,1954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1959年毕业并留校工作,文革期间曾下放江西劳动,1980年被评为副教授,1982年9月至1983年9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系进修一年,1986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光荣退休。
陈家鼎长期从事数理统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桃李遍天下。在教学中他重视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好,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他和刘婉如、汪仁官合编的教材《概率统计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受到全国的广泛好评,迄今累计再版22次,印数达133万多册,是一本极为畅销的书,于2015再版。他和孙山泽、李东风合编的《数理统计学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根据多年的教学成果,2007年与郑忠国教授合作在北大出版社出版了《概率与统计》一书。他指导研究生10余名,包括孙嘉阳、赵鹏亮、赵泉水、房祥忠、张宝岭、魏忠鹏等。在退休之后仍然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连续多年为统计学双学位学生讲授概率论。
陈家鼎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数理统计与可靠性理论,著有《生存分析与可靠性引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和《序贵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他在《中国科学》等刊物上发表有论文50多篇。他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发展了不完全数据情形下的最大似然估计理论,提出了寻求参数的置信限的一般理论,并成功地给出了无失效数据情形下可靠性参数的置信下限的估算公式;对于指数型随机过程的简单假设,论证了序贵概率比检验是唯一最优的检验,对于变杂假设提出了一类渐近最优的检验等等。在退休之后,陈家鼎教授仍然关心概率统计的热点研究问题。在变量选择方面,给出了全面深刻的研究成果。在基尼系数的研究中,给出了最一般条件下的定义,并给出了基于分组数据下基尼系数的估计。2016年12月17日,在同事学生为庆祝其八十寿辰的学术报告会上,陈家鼎教授登台做了最后一次学术演讲。
陈家鼎不仅沉湎于数学的象牙塔里,而且坚持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曾长期担任全国军事装备可靠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了多项实际应用课题的研究工作,曾获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与郑忠国等合作,1991年),全国光华科技奖三等奖(199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
陈家鼎教授长期担任领导工作,60年代就担任教研室秘书,协助教研室主任许宝騄先生、江泽培先生开展工作,1984年5月任数学系概率统计教研室主任,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在全体同事支持下,1985年概率统计专业独立建系,陈家鼎教授任系主任,前后达十年之久,期间筹备设立北京大学数理统计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数理统计研究所于2010年改制为统计科学中心。1995年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联合成立数学科学学院,陈家鼎教授任副院长。
陈家鼎曾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世界泛华统计学会理事、全军军事技术装备可靠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数理统计与管理》主编、《数学进展》副主编、《数学季刊》及《北京大学学报》编委等。
陈家鼎于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正直,艰苦朴素,克己奉公,提携后学,毕生致力于祖国的科教事业,为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的发展殚精竭虑,深受同事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2016年12月,许多学生不远万里,汇集到北京大学庆祝陈家鼎教授八十寿辰。陈家鼎教授学识渊博,博闻强记,对各地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都能娓娓道来。
陈家鼎教授千古。